文章摘要:近期,马达加斯加国民议会通过一项针对总统安德里·拉乔利纳(Andry Rajoelina)的弹劾案,正式对其执政合法性提出挑战。这一历史性进程,既是议会在政治博弈中的一次强势出击,也是国家制度与权力格局剧烈动荡的表现。文章首先从背景缘由出发,分析社会怨愤与政治结构如何酿成挑战;其次从法律程序层面考察国会弹劾是否合法合宪,以及拉乔利纳的应对策略;第三从权力与军事介入角度剖析军方角色如何左右这一对抗;第四从国内外影响角度探讨这场挑战对马达加斯加未来政治、地区秩序与国际关系的深远意义。最后,本文将回归整体,对这次国民议会弹劾案如何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博弈进行总结,指出其既可能开启国家重构之路,也可能加剧权力真空与冲突风险。文章意在以系统视角呈现这一重大政治事件的复杂性与多个维度,为理解马达加斯加未来走向提供参考。
1、背景与导火因素
首先,必须回顾这次弹劾案的社会与政治背景。在2025年秋季,马达加斯加爆发大规模青年主导的抗议浪潮,抗议者针对长期的电力与水资源短缺、不公平分配、国家基础设施落后、贫困加剧等问题表达不满。国家的基本公共服务难以满足民众期待,积累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这是推动议会发起弹劾的深层背景。
其次,在政治结构方面,拉乔利纳长期执政,其政府被指控腐败、权力集中和回应公众需求缓慢。批评者认为其缺乏有效问责机制,行政效率与民主参与不足,议会反对派和民间社会对其执政合法性质疑不断深化。因此,在社会抗议成为导火索后,议会才有机会将其诉诸弹劾程序。
再次,在军事与国家安全格局中,马达加斯加军队中精锐部队(尤其是 CAPSAT 部队)在国家政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随着抗议持续,一些军事单位出现倒戈迹象,为议会动手提供了现实支撑。军方对政治博弈的干预使得议会弹劾不再是单纯的制度操作,而被置于权力博弈的场景中。
2、法律程序与制度考量
在制度上,对总统的弹劾首先必须满足宪法及议会程序的规定。国民议会是否具有对总统弹劾的立法权、弹劾动议的门槛、表决所需多数比例、以及是否须经最高法院或宪法法院确认等,都是关键环节。根据媒体报道,弹劾投票结果达到 130 票(议会下议院多数通过)且几乎无人反对。citeturn0search7turn0search4turn0search8
然而,拉乔利纳方面解除议会、颁布总统令解散议会、称其具有紧急权力等举措,使得弹劾程序的法律基础受到质疑。总统宣称其解散议会具有宪法效力,并拒绝弹劾合法性,称议会程序为“违宪行为”。citeturn0search3turn0search8turn0search9 这在实质上引发了制度冲突——是总统行使非常权力优先于议会常规程序,还是议会的弹劾动议在紧急情况下仍具优先性?这是制度设计的张力点。
此外,弹劾案是否最终能经由最高宪法法院或其他司法机构确认,也是制度稳定性的关键。但在这次事件中,军方在弹劾通过之后即宣布冻结包括宪法法院在内的多项国家机构职能,悬置司法确认程序,使得法律程序被置于事实操纵之下。citeturn0search2turn0search4turn0search8 这暴露出在极端政局下,“法治程序”可能被权力逻辑所取代的风险。
3、军方角色与权力重组
在这场对抗中,军方并非旁观者,而成为核心参与者。尤其是 CAPSAT 精锐部队,其司令官迈克尔·兰德里阿里纳(Michael Randrianirina)宣布军方“接管国家”,并暂停包括宪法法院、电选委员会、参议院在内的多项机构职能,仅保留国民议会继续运作。citeturn0search2turn0search3turn0search8turn0search7turn0search6 由此,议会弹劾的“合法挑战”被套入军事掌控的框架中。
在公告中,军方称将成立一个由军队、宪兵与警察组成的委员会来暂代国家行政事务,并承诺于两年内通过公投重建宪法、恢复选举机制。citeturn0search4turn0search2turn0search8turn0search3 这种设计使得弹劾不再只是制衡总统,而成为更全面的国家重构尝试。
军事干预对议会本身也带来急剧影响。一方面,议会借助军方支持得以推动弹劾;另一方面,议会又被迫在事实控制的框架下运行,其独立性与政策自主性可能被压缩。此外,在权力交接与过渡期安排上,军方如何控制关键岗位、调动安全资源,将对新秩序走向构成深远影响。

值得指出的是,这是马达加斯加历史上另一场由军方插手政局的重大事件——拉乔利纳本人在2009年也曾通过军方支持上台。citeturn0search21turn0search4turn0search3 历史的这种“轮回”意味复杂,军队角色不仅决定了制度变迁,也可能成为新旧权力势力之间切换的关键节点。
4、国内外影响与未来挑战
从国内视角看,这次挑战可能导致权力真空与治理断层。议会弹劾总统若无法形成稳定替代方案,国家元首功能暂缺、核心国家机构停止或功能削弱,都可能引发行政停摆、社会动荡与安全风险。民众对制度与权力的不信任可能进一步加剧。
同时,新秩序重建本身极具挑战:如何设计新的宪法框架、如何举行公正选举、如何重建独立司法与选举机制,都是未来必须面对的测试。军方若长期掌权或插手政治,则可能削弱民主机制,新政权合法性基础将受到质疑。
从国际与地区角度看,马达加斯加作为印度洋岛国,本次政治冲击势必引发周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非洲联盟、东非共同体、联合国等可能对军事干预提出警告或制裁压力。国际援助、外资投资和外交关系也可能因政治不稳定而调整,对国家经济与合作前景构成挑战。
此外,这次挑战也可能成为次区域政变、议会制衡与军权插手之间的一个典型案例。若其他国家的反对派或者议会看到可资借鉴的路径,可能引发更广泛的政体再考察与制度竞争风险。在全球民主治理语境下,这种“议会+军方”共谋式的权力更替路径可能引起广泛争论。
总结:
马达加斯加国民议会通过弹劾案对总统拉乔利纳的挑战,是一次制度对抗、政治博弈与权力重构交汇的重大事件。它反映出社会矛盾积累、政治机制失灵、军队角色偏置、国际环境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叠雷火加作用。在法律程序上,它试图以议会制衡总统权力;在事实层面,它又被军方力量渗透与主导,形成新的权力链条。
未来走向极具不确定性:若能平稳启动过渡议程、公正选举与制度重建,则可能成为马达加斯加重塑治理结构的一次历史契机;但若权力真空无法填补、军方长期掌权或政治裂痕扩大,则可能带来更深层的国家割裂与制度脆弱。无论如何,





